首页 > 交大声音
高福进 杨世照: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二十大报告这一表述变化有何深意?
日期:2022-11-27   访问:2502    作者:高福进 杨世照    来源:上观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擘画光明前景,历史性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饱含时代性、前瞻性和创造性。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这一理论跃迁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自我革命,以历史主动精神回应时代化之问与现代化之需。“文化自信自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深厚底蕴,具有丰富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两种文明”之于中国式现代化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建立在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上。

不同国家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存在差异,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中国式现代化是镌刻民族文化基因、流淌民族文化血脉的系统工程,而文化自信自强则是重要基石。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构筑人民精神世界、锻造人民精神成长史、刻画人民精神发展观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应然指向,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自信自强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民族复兴必然包含民族文化复兴,复兴的前提是对已有优秀文化高度自信,复兴的要义是对希冀达致的文化目标充满进取心和自强心。

历史上,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曾全面领先于世界,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面对“文明蒙尘”的时代困境,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重视文化,并将文化建设作为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方能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新征程中,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精神的发展提供了基准,进而为中华民族注入持久强劲的精神动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骨,向世界阐释好蕴藏其中的中国故事,是联结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世界主流叙事的关节点。

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建构国家形象的关键之举,也是向世界展现积淀千年的中华文化焕发光彩的时代机遇。将中国故事讲得更有影响力和穿透力,需要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基源,同时需要以自信自强的文化心态向世界表明我们有信心讲好、有底气讲好、有志气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要敢于主动发声、勇于主动表达、勤于主动阐释,以高度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向世人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对外交流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文化自信自强

自信自强既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也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指向,二者在宽广的时空维度中互为力证。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文化不仅不会在与域外文化的碰撞交汇中被解构、同化,相反能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去接受和吸纳域外优秀文化,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自强,既不是夜郎自大,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文化高度自信的基础上,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更包容的情怀去海纳百川,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之“为我所用”,并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刻认识“一花独放”与“百花齐放”的关系,辩证对待“本来”与“外来”的关系,妥善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进而于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